查看原文
其他

好戏 | 新技术负分?承认吧,李安拍什么你都准备好了鼓掌

不小可 新民周刊 2020-02-15


文 | 不小可

 

看《双子杀手》,讲究一点的,要先选配置:

24帧+2K+2D/3D是低配

60帧+4K+3D是标配

60帧+4K+3D+IMAX是中高配(大部分IMAX厅)

120帧+4K+3D是高配(小部分DOLBY厅和所有CINITY厅)

120帧+4K+3D+巨幕是顶配(大部分CINITY厅)

头晕伐?帮大家筛选了一下,全上海能看高配以上的电影院基本上不超过10家。但还是比3年前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多多了,那会儿全世界的高配影厅加起来都不超过5个。

顶配——120帧+4K+3D+巨幕

上海影城新华路店(CINITY厅中国巨幕)

红星电影世界上海汶水路超级店(CINITY厅中国巨幕)

百丽宫万象城(CINITY厅LUXE巨幕)

高配——120帧+4K+3D

金逸影城虹口龙之梦店(CINITY厅)

红星电影世界上海吴中路旗舰店(DOLBY厅)

万达影城五角场店(DOLBY厅)

寰映影城大融城店(DOLBY厅)

先说明一下,我看的是60帧+4K+3D+IMAX,属于中高配。

 

1


为啥一上来不讲史皇也不讨论剧情先要讨论配置,因为地球人都知道,这部电影最大的突破在于技术。
120帧不是个新鲜词。3年前,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初秋时节,李安就已经用《比利·林恩》宣告了“120帧元年”的到来。那次之后,观众被科普了什么叫高帧率电影,而李安,一战封神。
3年过去,当年所有关于高帧率的科普中,我最记得的还是李安自己的解释:不同的帧率就像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画笔,可以用来画出不同的电影画面。

换言之,李安的野心不只是让电影从VCD时代进入DVD时代,从720P变1080P——从24帧变120帧带来的改变绝不只是更清晰更逼真更有代入感,而是会在一部电影里交叉运用24、60、120,用不同的帧率去处理不同的画面需要(《比利·林恩》就已经用过了),像一个大师那样,熔工笔与写意于一炉。


2


《比利·林恩》我看的是120帧,《双子杀手》看了60帧,正好可以比较高帧率与更高帧率的不同。
如果说当年120帧的《比利·林恩》给我感觉像一部高清纪录片,那么60帧的《双子杀手》,就特别像电视节目里播到“案情重演”时的那种再现画面。
我小时候曾经有一个疑惑:CCTV6播的电影,为什么和电影院看的电影,看起来很不一样?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电视里播的那个叫电视电影,是用数字设备拍的,而电影院的电影那会儿还是胶片拍的,感觉不一样,因为一个有胶片的质感,另一个没有。
有朋友觉得60帧的《双子杀手》像电视电影,也有那么点儿像,但我还是觉得更像电视节目里的“案情重演”。这种再现画面和电视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——你知道它也是实拍的,但是,就有一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。
对,不真实。
当我终于确认这三个字的时候,一时有点错乱——李安尝试高帧率的一大目的就是务求逼真,为什么会得到反效果?
逼真,为什么会变成失真?
我猜可能因为,逼真是视觉上的,而失真是感觉上的。
《双子杀手》在视觉上绝对逼真,有多逼真,讲出来不怕你笑话——电影看到一半,我以为影厅漏水,换了个位子,后来才发现不是漏水,是电影里下雨了……当然进影厅的时候座位下刚好已经有一滩水迹也加重了我的错觉(强力挽尊)。
看过高帧率《双子杀手》的想必对其中玻璃四溅、水珠飞溅的场面印象尤深,细节上的逼真是毫无疑问的。

60帧能吃到薯片,120帧能挨到枪子儿
但是如果放大到整体,不但不会觉得比以往更有沉浸式体验,反而会有一种疏离感——格外意识到自己置身事外,是在“看”戏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看了几十年的24帧电影,早就熟悉了电影应该是24帧的感觉,它不像生活那么高清(人眼有800-900帧),却反而比生活更能让人产生代入感。24帧的朦胧,也许就是“电影滤镜”,现在这层滤镜突然被120帧抹去,顿感失真。其实失去的不是真,而是电影感。
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吧。
无法预言将来高帧率的发展能不能改变这种电影失真感,会不会成为主流。也许我们会慢慢适应,奔向高帧率的未来,也许还没等适应就因为成本、市场、行业垄断各种原因先被淘汰。就事论事,眼下的《双子杀手》在技术上的突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反而产生一些反效果,令人不适应,令人不舒服。
当然说新技术完全负分也是不对的,最起码,阿拉辛真的很像阿拉丁。李安说做完这部片子他比威尔·史密斯的妈更清楚他小时候长什么样,没有骗人。


3


再来看剧情,不用剧透大家也知道了,《双子杀手》就是一个阿拉辛刺杀阿拉丁的故事——51岁的威尔·史密斯被23岁的克隆体威尔·史密斯追杀。
剧本是十多年前的剧本,确实放到十多年前来看的话还算比较新颖的,克隆羊多利如果活到今天也刚好是23岁。只是科技日新月异,克隆猴都来了,这个十几年前的剧本放到今天基本上也就只是一集黑镜的水平——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,就是把他复制黏贴一百份,永远有更新更年轻版本的他。
莫名有点甜(大雾)。
有人说剧本不重要,选这个剧本就是图它故事简单、动作戏多,可以让观众把精神聚焦在新技术的表达上,可以凸显新技术。
本来觉得纯属bullshit,当年《本杰明·巴顿奇事》故事结构那么精巧也没有影响我们欣赏新技术啊,李安的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又是寓言又是反转也没有影响我们沉浸于视觉奇观啊,120帧的《比利·林恩》还改编了意识流小说呢,反英雄主义的主题拍得那么扎实,这么硬的骨头都啃下来了,怎么现在就得柿子捡软的捏?
不过转念一想全球票房冠军保持者、当年的3D开疆拓土王《阿凡达》故事也一样稀烂……就平静地接受了“字不重要,看图”这种解释。
但内心还是觉得,我们看《双子杀手》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B级商业片剧本,但它也确实像一个“李安会选的父与子故事”。
这个阿拉辛从头到尾都不像阿拉丁的克隆体,更像阿拉丁从天而降的亲生儿子。
有一场戏特别好笑:阿拉丁被骑着摩托车的阿拉辛反复花式碾压,眼睁睁看着一个哪儿哪儿都像自己,连下一步动作要做啥自己都能全部猜到的人,可就是打不过他,就因为他的肉体比自己年轻28岁。这也太像亲爹看儿子了——眼睛像老子,鼻子像老子,嘴唇的弧度都是老子给的,一撅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屎还是撒娇,可老子真的老了,只能看着你撒泼耍赖各种讲不听。
还有一场戏也很好笑:养父告诉阿拉辛,杀掉阿拉丁,你才真正诞生。各种明示:有出息的蓝孩纸都得经过精神上的“弑父”这一关,才能真正长大。阿拉辛一度是吃这一套的,啰嗦的亲爹最好从地表消失,不要阻碍自己投奔社会大世界。结果呢?等他被社会大世界一通花式碾压,才发现爹还是亲的好,还是亲爹爱你,怎么都不舍得杀你,还对你的弱点感同身受(因为就是他遗传的),于是父子和解。
《双子杀手》并不是双男主,而是大男主戏,唯一的男主就是阿拉丁,而阿拉辛只是他的一面镜子。
是不是也可以猜测,李安的电影主题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,慢慢从“子视角”转到了“父视角”?
父子关系是李安的擅长,但父子关系也救不了这部B级片的剧情啊,论动作戏,节奏并不出彩,讲伦理深度,300个字就说完了。哦对,还有克隆人的伦理问题,再加100个字也够了。

吴宇森:拍完记得把鸽子还给我
所以李安真是为了夹带父子私货才选这么个平庸老剧本的吗?我觉得并不是。B级商业片正是他本次的需要——不是因为商业动作片可以更好地凸显新技术,而是因为新技术过于挑战传统观感,所以特别需要大众化的情节来平衡商业需求。可以断言,《双子杀手》的票房一定是好过《比利·林恩》的。当年《比利·林恩》证明了120帧新技术并不需要弱化剧情来配合,完全可以双璧成辉。现在《双子杀手》证明了李安需要赚点钱,不然下一部120帧可能会失去很多个金主爸爸。

综上,《双子杀手》就是一部技术突破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,剧情随大流看过就能忘得差不多的电影。


4


如果换了别的导演署名,打分估计在及格线左右徘徊。
但是对李安,我们就自动加一星,凭什么?
看看民意,对《双子杀手》的中评不少,但是中评过后,总要跟一个转折:值得鼓励。为什么?
或许真的是,李安拍什么你都准备好了鼓掌,我也一样。

拍戏和狙击一样,肚子贴地的那一刻最有安全感
《双子杀手》开头就是火车出站,紧接着阿拉丁隔着2公里狙击飞速行驶的火车,这让我想起百年前电影的开始,也是源于一列火车:火车进站。
不知道李安选这个镜头作为开幕有没有这个用意,但他的野心显然是要书写电影历史的新篇章,要挑战“每秒24格的真理”。而我们有幸作为观众躬逢其盛,就像围观电的发明,哪怕第一现场感受到的不是光明而是电击,也期待着这前几次的痛是未来光明的必要代价。
3年前第一次尝试120帧的时候,李安形容这件事就像“一群人手拉手喂狮子”。诚惶诚恐,哪怕知道是试错,也要做下去。而我们围观了这一幕,知道试错的痛苦更多由导演背负,因此愿意,为李安啪啪啪。


大家还都在看这些

· “孙小果案”“操场埋尸案”最新进展,释放重要信号

· 赵忠祥上了热搜

· 军事 | 美国兰德公司炒作“美国空军无法对抗中俄等强大对手”


 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,获得授权!
 转载时,须注明作者、出处和微信号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